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人才交流中心

关于做好东阳市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

来源:东阳人才网dy.009job.c 时间:2018-06-19 作者:东阳人才网 浏览量:

各有关部门、单位:

为了做好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根据金市职改办字[2018]19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市2018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推进职称评审“最多跑一次”改革

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和职称评审数据省集中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信息化,全面实行电子证书管理。

(一)完善职称评审信息发布平台。东阳人才网开设职称评审专栏,集中发布评审通知、评前评后公示、结果公布,提高职称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各中、初评委办公室务必及时将相关文件通知提交市职改办统一发布。

(二)加快推进职称管理信息化。从2018年开始,职称初定、调入认定、遗失补证等日常工作,将直接提交金华市人才人事系统办理。中、高级职称评审仍由各中评委按管理权限实行网上申报。

(三)全面推行职称证书电子化管理。按金人社发〔2017〕98号文件规定,从2018年起全面实施电子证书管理,不再发放纸质证书,取得职称人员可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下载打印,让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在职称评审中“少跑腿”。

二、推进重点领域职称评审改革

根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为建立完善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机制,我省将持续深化卫生、自然科学、工程、宣传、文化、高校、中小学、农业技术等重点领域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我市将在及时贯彻落实省改革精神的基础上,重点推进6个领域的职称评审改革。

(一)卫生领域。为进一步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更好发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医疗卫生单位科学发展,从2018年开始,省市属三级医院(包括三甲、三乙)、县(市)医共体试点医院实行自主评聘改革。医疗机构自主评聘改革的方案和办法另行制定。请上述医疗机构尽早摸清本单位岗位、人员结构等情况并制订评聘标准。

(二)工程领域。在五大千亿产业企业创新型人才“直评”工程师的基础上,从2018年起在交通、水利、建设、农林等工程领域全面推行“直评”工程师制度,评价方案和评审办法另行制定。同时,探索推行工程领域社会化评审改革,在条件成熟的专业系列,探索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承接评审组织工作,实现业内评价。

(三)中小学领域。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鼓励中小学校教师中初级职称实行学校自主评聘。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年度评聘计划、自主评聘结果及时报市职改办和教育部门备案,职称数据统一纳入职称信息库。

(四)高校领域。继续深化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系列实行自主评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校其他辅助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评审权下放给高校。加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信息化管理,东阳域内的高校要将年度评聘计划、自主评聘结果及时报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及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和市人力社保局备案,职称数据统一纳入省、市职称信息库。

(五)宣传文化领域。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做好分类评价,完善评价标准。对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系列,更加突出政治方向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专业水平与实绩贡献并重,定性要求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文化艺术专业,推行文化艺术人才理论研究、表演创作等分类评审,逐步实现文化艺术人才按专业、门类的精准评价。探索非公有制文化人才职称评价办法,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建立以政治标准和业绩能力为核心,由品德、知识等要素构成的文化人才评价体系。

(六)农业技术领域。进一步强化职业农民的培养与使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审机制,探索以技术工作方案(总结)、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分析评估报告、示范试验报告等技术成果,以及对农户的带动效应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加快完善评审标准

根据中央和省职称改革意见精神和要求,教育、卫生系统的主管部门要抓紧完善评审标准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

(一)加快建立符合改革要求的评审标准。评审标准的完善,要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对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论文著作、科研成果、荣誉奖项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科学设置,探索建立指标更多元、考核更刚性的量化评价体系。要将标志性业绩和成果作为量化评价体系的主要权重,建立特别优秀人才的破格和越级晋升制度。评审标准修订未完成前,将通过控制通过率来确保评审质量。

(二)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评审管理制度。各评委会要严格按金市职改办字〔2015〕23号文件规定,强化评审程序管理,严格执行评价标准,金华市职改办每年将随机抽取若干下放权限、自主评聘的评委会进行督查复审。各中、初评委办公室要按规定每3年调整一次专家库,建立健全评委培训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审诚信制度,逐步推行评委会专家投票实名制,保障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作为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学时要求按照《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试行)》(浙人社发〔2016〕63号)、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学时登记细则,以及金人社发〔2018〕49号规定执行。

四、做好事业单位评聘结合改革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应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事业单位评聘结合不是简单的控制指标,目的是推动岗位管理、职称竞聘、聘期考核、绩效管理等重要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有机融合、良性运转,促进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推动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布岗位信息、个人申报竞聘、材料公示、单位考核推荐、评委会评审、单位聘任等程序进行,做到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符合职称初定条件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可提交市人力社保局认定。

五、其他有关问题

(一)关于设置正高级职称。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原未设置正高级的工程、经济、会计、统计、技工院校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工艺美术、艺术、实验技术、船舶、民用航空飞行等11个职称系列,均设到正高级,名称依次为: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会计师(正高级审计师)、正高级统计师、正高级讲师、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舞台技师、正高级实验师、正高级船长、正高级轮机长、正高级船舶电子员、正高级引航员、正高级飞行员、正高级领航员、正高级飞行通信员、正高级飞行机械员。在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增设的正高级职称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结构比例按照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各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执行。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正高级评价标准和办法,经省人力社保厅校准后实施评审工作。原我省试行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会计师,更名为正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会计师。

(二)关于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一事一议。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急需等人才,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评定。各高评委将建立常设评审组织,由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相关专业审议组专家若干、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同志组成,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急需等人才,采取随到随评的办法进行评定。外省调入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确认交由常设评审组织进行。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确认仍按原规定执行,对引进紧缺急需人才需要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进行评定或确认的,由金华市职改办组织行业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评议专家、主管部门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同志进行随到随评。

(三)关于公务员参加职称评审和初定职称。根据浙委办〔2018〕4号文件精神,从今年起,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得参加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包括实行考评结合的系列;初、中级职称实行全国和省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含大中专毕业生初定职称)。

(四)关于中小学教师、卫生中初级职称发文发证。从今年起,中小学教师、卫生中评委在召开评审会议之前,向市职改办报告资格审查、评前公示和执行评审委员会的抽取等评审工作准备情况,由市职改办出具书面意见后召开评审会议,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市人力社保局和主管部门联合公布,并按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要求发放电子证书。

(五)关于实行以考代评、全国统一考评结合的职称。个人申报参加考试可不受空缺岗位数额限制,但取得资格后仍须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参加申报竞聘。

六、评审材料要求

各中、初级评委会应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及时对评审工作作出部署,并及时将相关文件报送市职改办(纸质文件1份、电子文档1份,电子邮箱:174482865@qq.com)。各初评委应做好与中评委评审活动的衔接工作。

评审工作相关表格见附件。有关评审要求和程序未在本通知中明确的,仍按照《关于做好金华市2017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金市职改办字〔2017〕11号)要求执行。

附件:1.东阳市2018年度各评委会评审推荐时间安排表

2.事业单位人员职称申报岗位信息表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真实性保证书

4.推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

5.破格推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

6.评委会评审对象花名册

7.评委会评审对象资格审查情况表

8.评委会专家库建库情况表

9.执行评委会组成情况表

10.申请召开评委会评审会议的函

11.调入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审定表(高级)

东阳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6月13日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 QQ16098580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579-8102206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009job.com 浙ICP备17056111号-2

地址:东阳市振兴路 EMAIL:hr#009job.com(#改@)

在线QQ客服16098580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