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job.com导读:2013年夏天,全国将有近70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迈出校门,是历年来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一次,这让原本就不太乐观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那么,大学生毕业生求职究竟难在哪里?面对困难,大学生应该怎样择业?大学生自己的求职心态是否也需要调整?十堰市及市内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上有哪些举措?本报特推出《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报道,为十堰市大学毕业生提供参考建议,以帮助大学毕业生从2013“最难就业年”的逆境中成功“突围”。
2013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什么地方?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哪些举措?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和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专家提醒,大学生找工作切勿“患得患失”。
就业形势进入关键期
今年22岁的王同学是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5月31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制作个人简历,简历上求职意向填的是“电气自动化、行政文员”。他说自己从年初以来参加了多场招聘会,曾到两家企业面试文员职位,最后都没有被录用。现在临近毕业,他希望在6月底前找到工作。“最难的是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对月工资期望是2000元以上。”王同学说。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什么专业好就业,哪一行的工资高,如何谋得一个好职位,成为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但是根据最新的用工调查显示,就业岗位的结构和招聘需求出现变化,今年大学毕业生从高职到研究生的就业率都比往年有所下降,可以说,2013年大学毕业生求职将更加艰难。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吴明君介绍说,从今年先后举办的几场招聘会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工作。像电子商务专业,一般是外企,对毕业生英语有很高要求;会计专业,目前十堰不缺这方面的人才;法律专业就更难,第一要通过司法考试,第二要考公务员,双重限制再加上这类岗位本来就很少,工作就更难找。
不过,与汽车行业相关的钳、刨、铣、磨、焊等技术工种,在十堰很吃香。“这类专业大学生找一个一般性的工作应当说并非难事,问题在于有些岗位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甚至没有社会保障等,一般大学生不愿选择这类工作。”吴明君认为,就业岗位质量低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在择业
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副主任穆华明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是因为简单意义上的岗位紧缺,而是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对称。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就业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大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工作频繁变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
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求职群体素质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工作意愿弱,工作主动性差。部分求职者职业素养较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意愿很弱,这也是近年来“啃老族”、“宅男宅女”等群体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寒窗苦读大学四年,拿着高学历,最后进工厂、下基层,很多大学生甚至学生家长觉得很难接受。” 穆华明认为,虽然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但仍有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调整好,定位过高,盲目追求热门职业、环境舒适的职业、高薪的职业,无形之中给自己加高了就业门槛,增加了就业难度。
调整就业观念很重要
“今年就业率比往年同期低,一部分因素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还在环顾左右、患得患失,结果错失了一些不错的就业机会。”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杨守明说。
该校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曹同学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2012年11月,河南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来该校招聘,曹同学从众多应聘学生中脱颖而出,与宇通公司成功签订了就业协议,原本今年毕业后就可顺利就业,但曹同学却选择了放弃,去了襄阳市求职。“我是南阳人,到郑州需要五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而到襄阳则只需一个小时左右。”曹同学这样解释道。然而,曹同学新找的会计工作却并不理想,与他所学的专业根本不对口。
穆华明认为,大学生找工作,调整就业观念很重要。必须首先认识自己、立足根本,弄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就业方向和范围。其次,必须明确自己在求职中最看重的是什么。在搞清楚阶段性目的和价值取向之后,才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求职方向和目标,从而避免择业时的盲目性。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有必要对就业观念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大学生求职难的原因还在于,他们不能为自己确立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给自己设计一个职业规划,大学生应该先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一些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特别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专业指导服务,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专家指导和点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速度会大大加快。
再者,毕业生求职应早准备早实施,不要坐等用人单位找上门或者靠父母安排。穆华明说,毕业生求职越早开始,就越能深入了解就业市场,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第一次失败不要紧,只要能通过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一定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多措并举打通就业“肠梗阻”
为了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顺利就业,十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希望缓解当前就业困境,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渡过就业难关。
5月17日,十堰市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政策,多措并举,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强就业援助,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领导,确保十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圆满完成。
记者从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了解到,十堰市已启动2013年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项目申报、就业见习等工作。同时,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毕业生就业咨询,为毕业生提供双向交流平台;继续拓展毕业生见习基地,增加见习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见习基地,并实施重点帮助;建立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对回十堰报到的毕业生信息进行集中管理。针对企业需求情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毕业生。
与此同时,团市委也将继续深化与人社、农业、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整合资源,精心搭建青年就业平台,先后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40个,为促进青年就业创造了实践舞台。与此同时,今年团市委将从项目、智力、资金三方面重点发力,深入推进“青春福贷”、“青春惠贷”、“青春邮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为全市创业青年提供支持。
高校拓宽渠道多元化促就业
记者日前从市内部分高校了解到,为促进毕业生及早就业,高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就业信息服务、举办创业培训等举措,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为未就业毕业生和就业困难学生建立登记卡,加大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力度。同时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通过报纸、网络等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并及时通过QQ、飞信、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畅通就业信息渠道;结合专业特色,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通过考研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谋求将来更高的就业质量;针对法学专业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积极动员毕业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通过“一对一”服务,建立档案,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重点指导、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缓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东阳人才网:去年11月26日,湖北医药学院与市人社局共同建设湖北省第一个政校共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通过把大学生就业创业园延伸到大学校园,以达到进一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为建设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拓宽新的思路。基地建成后将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政策信息咨询以及就业创业导师服务,合作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学生技术创新和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培训、实习等活动,每年还将共同举办一至两次大型人才供需见面会,为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搭建求职就业平台,通过“政府搭台、高校唱戏、学生受益”,努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Copyright C 201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009job.com 浙ICP备17056111号-2
地址:东阳市振兴路 EMAIL:hr#009job.com(#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