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job.com:
009job.com导读:据相关报导调查发现,全球正经历青年人失业风暴,中国青年的就业形式尤为严峻。在各类出口和投资的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劳动力需求长期错位,出现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失业”的怪圈。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还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就业市场上感受到经济转型之痛。对于青年人的就业难这一问题。
义乌人才网介绍: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大学生眼高手低,差一点的工作不想干,好的工作自己能力又不够,只是一味的做白日梦,在家浪费自己的青春,是一切梦想、青春都扼杀在了时间摇篮里。慢慢的由于社会、家庭的压力,很多求职者开始慢慢的被迫转型,这种形式还可能一直向上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的青年失业率都出现飙升。一场大规模的青年失业风暴席卷全球,澳大利亚只是其中之一。
所有G7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处于高位,日本为7.1%,意大利为38.5%。在西班牙和希腊,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甚至达到56.5%和60.1%,这意味着,青年人失业比有工作更普遍。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显示,自从2007年经济衰退以来,全球青年人失业率上涨了11.5%,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五年内继续攀升。
青年失业率持续升高,沮丧情绪弥漫全球,青年失业也已被搬上欧盟会议议题。而中国却像这场失业风暴中的风眼,在全球就业市场的动荡中保持稳定。人社部7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一季度保持同一水平。
农民工就业增速放缓但仍然为正
然而,维持低位的失业率并不能说明中国青年远离这场失业风暴。因为过去十年中国官方失业率几乎没有变化,一直在4%左右浮动。登记失业率并不能全面反映整个就业市场的情况。
汇丰银行调查显示,中国就业率已经下降到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说明中国的就业形势只是“看起来很美”。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依赖出口以及信贷刺激的投资来驱动经济成长,中国的教育结构和定位于“世界工厂”的劳动力需求长期错位,导致青年人陷入“受教育越多越可能失业”的中国式失业怪圈,结构性失业特征十分明显。
一方面是持续的民工荒,人口红利的不断消退导致劳动力稀缺,所以尽管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下滑,农民工就业增长和收入增速仍然稳健。但与之相对的是,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式却十分严峻。
中国青年人就业压力巨大,中国经济转型导致的“中国式失业”也拉开序幕。政府也正努力避免就业市场动荡情形的出现。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暂不规定减免期限。
这次减税涉及到600万企业,以一个小微企业10个人计算,这项政策涉及到6000万人的工作。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及时的助推力,也有利于稳定就业。这项没有规定期限的减免税政策,还可激励更多人创业,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
此外,优化产业结构也会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后,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必须相应转型,以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在当前经济转型必经的阵痛期中,应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应重点关注作为就业市场中的青年人,他们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