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job.com:
8小时工作,24小时思考是一种可敬的责任感。工作没有完成,那你就不要休息,直到完成了为止;工作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那你就不断想办法,直到没人挑剔为止;工作出了任何问题,你要勇敢承担,深刻反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并且防止今后再次出现。只有你对职业的尊敬、对工作的热情、对前途的渴望,才是你把工作做好的核心动力。
调查显示,在全国职场人的24小时作息分布中,平均每天路途往返0.99小时;睡眠6.88小时;在家工作2.33小时;在公司工作9.47小时;其它4.33小时。部分职场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7.7247个小时,甚至超过77个小时,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周工作时间40个小时,可谓之“工作狂”。

工作狂的24小时
中国的“工作狂”,九成是被迫的,你不“狂”就被辞退了。
当然也有自愿的“工作狂”,其中又分为两类:利益驱动型、兴趣爱好型。
利益驱动型“工作狂”相对常见,比如某好友在一大公司搞销售,十年间从底层业务员升到了大区经理。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几乎没有业余生活,与妻儿都不很熟了。业绩、业绩、业绩!这就是他每天唯一要关注的事情。和他差不多,我认识的几位商人也是如此,开了一家店,想着第二家。在杭州设了分部,明年便要争取在上海设点……利益驱动型“工作狂”有个特点:越是出身贫寒者,狂得越厉害。个中原因一部分是对于过往贫困生活的恐惧,担心今天不努力,明天又陷入窘困。另一部分原因是自尊心需求,他们往往想通过出人头地,洗刷早年被人轻视的耻辱。
兴趣爱好型“工作狂”应该是最幸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怎么也不会觉得累。然而这个类型的“工作狂”,恰恰最为罕见。由于喜爱文学,我倒是认识一些经常熬夜写作的文友。中国的稿费标准已经30年没涨了,写作显然无利可图。兴趣爱好型“工作狂”往往是阶段性的,由于没有效益,打光棍时还可以尽情地狂。一旦结婚有了孩子,多半就狂不起了,稻粱谋要紧啊。